改进和加强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0-11-06 18:00   作者:   浏览次数:866
 
高申贵
 
  摘 要:当前基层统战工作仍然存在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顺畅、队伍建设弱化、统战工作任务模糊等方面的问题,和新时代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必须要通过统一思想、凝聚社会共识、进行机制创新、增强工作合力、激发工作热情等方式来改进和提高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思考与实践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统战工作对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基层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特殊优势,改进和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为此,本人结合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基层统战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基层统战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统战意识不强,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基层统战工作中,一些部门和一些基层领导和统战部门、在思想上存在着看重经济,认为统战工作是一项“软任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统战工作在力量配备、组织支撑方面没有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统战部门任职的往往是年纪较大的同志,统战干部较少得到提拔、重用、交流等等。很多时候,做统战工作也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但打击了统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各方面对于统战工作更加忽视。许多干部认为统战部门没有政治前途,不愿到统战部门工作。统战部门本来应该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却却成了“休闲养老”的地方。特别是在基层一些单位,很少配备专职的统战委员,有的乡镇由组织委员兼任,有的乡镇由政协联工委主任兼任,由于身兼数职,兼职的统战部长和统战委员投入统战工作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工作难以做深做细。村级和社区统战网络普遍不健全,缺少专职人员,工作断档缺腿,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 在基层统战工作运行机制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工作开展缺乏手段和力度,年底考核时,多以编材料的做法来应付上级检查。这些做法和认识误区,反映到人们对统战部门的态度上、言语中、行事上,表现在对统战工作不重视、不关心、不理睬、不作为上。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缺乏统一战线基本知识和经验,不少统战干部接受统战理论系统培训不多,对党的统战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统战历史知之甚少,导致个别干部对统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错误地认为统战工作过去重要,现在不重要;上面重要,基层不重要。有的干部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国内外形势变化了解不多,理解不深,既没有把基层统战工作提高到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也没有把基层统战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任务来认识,因而表现在有的基层统战干部对统战岗位缺乏认同感、责任感。 
     (二) 基层统战工作任务不明确,缺乏工作抓手。统战对象政治参与途径短缺。基层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和一些基层企事业单位为统战对象所提供的政治参与途径在类型上拓展不多,统战对象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绝大多数统战对象能够经常性参与公共事务的人员较少,参与的次数和频率也比较低,并且普遍存在要求与愿望、表达与诉求上的“短缺”,与他们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需求不相适应,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率等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当前,面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统一战线要围绕实施“七大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要任务,是基层统一战线成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这些也是成为基层统战工作的新方向、新课题,但基层统战工作往往满足于应付面上工作,在新领域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敢于担当的探索精神,对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情况把握不准,致使统战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统战队伍弱化是制约开展统战工作的瓶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各地党委对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出许多要求,作出了很多很多制度性安排,但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基层贯彻执行起来仍有不好的困难。如党外干部安排,统战部门与组织部门均有责任按照“大统战”工作机制的要求,进行密切配合。但现实中统战部平时大量选拔、培养、推荐工作的成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运用,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在干部选拔工作存在各行其势的情况,同时对一些单位的统战干部的配备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如一些关于民生领域的重要问题,涉及人大、政府、政协等,只靠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力量显然不够,还需要要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配合、协同运作,更需要社会力量的理解和支持, 而目前统战部门在协调上力量显然不够,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其次,基层统战工作的范围广、对象多。基层统战工作虽然人员缺乏,力量薄弱,但它所面临的工作范围依然涉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民族和宗教界爱国人士和一切爱国力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统战对象的中很多人文化水平较高,决定了统战干部必须具备各类统战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高超的工作技巧,才能在处理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时吃透政策,灵活应对,及时处理。统战工作的难度系数较高,决定了对统战干部的要求也相当高。因此,如果要将工作做深、做细的话,必须有强有力的统战队伍。而由于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不顺畅,虽然经常补充一些年轻干部进入统战工作行列,但是这些人往往对统战工作不了解、不熟悉,而老一辈给年轻人的指导又不够,表现他们在工作中惟上是从,惟命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造成统战工作缺乏有效活动载体,缺少生机和活力,工作更多停留在简单化、说教化、程序化的一成不变旧模式中,导致统战工作缺少黏性和亲和力,慢慢也造成了统战对象对统战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观念淡薄。
  二、改进和加强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适应新时代,突出统战地位,进一步营造基层统战工作良好氛围。基层党组织重视统战工作,带头做统战工作,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应主动积极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模范地贯彻执行统战政策。在部署全面工作时,把统战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把统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地讨论统战工作,并认真督促检查统战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统战知识学习的指导,力争使地方和基层领导干部真知统战知识,真懂统战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载体,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发动领导干部、统战成员、社会大众开展多阵地、多形式的宣传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广泛宣传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普及统一战线知识,宣传统一战线重大活动、先进典型和突出成就,着力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努力形成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适应新时代,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基层党组织、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基层“大统战”工作格局。例如,实行统战部领导兼任统战系统有关单位领导职务的交叉任职制度、统战系统各单位负责人由组织、统战部门联合考核并提出任免意见的人事考核制度,真正使“大统战”工作格局在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一把手统战工作述职机制,真正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关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统一战线第一责任人”的要求,用“抓一把手”的方式推动落实基层统战工作。每季度由“一把手”主持召开一次各成员单位和重要职能部门参加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基层统战工作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经费问题、办公条件,研究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下步推动工作的意见,统战部要跟踪落实会议精神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并安排督查室适时进行跟进,严格追究落实不到位的人和事,逐步在各级各部门中厚植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疏通沟通协调的渠道。统战领导小组的成员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对共同承担的统战工作任务,要做到“五个共同”,会议共同召开,工作共同安排,对上共同汇报,问题共同处理,检查共同进行,避免各行其是、政出多门,减少行政资源的浪费,,提高效能,推动基层统战工作落实,真正形成从统战部一家干转变为发动所有单位一起干,带动其他部门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提升统战意识,从统战部组织活动为主转变为由统战团体自发组织活动为主,从各统战团体内部活动转变为统战团体、统战成员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活动,与各方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的大气候,从而增强基层统战工作的合力,推进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走向深入。
  (三)适应新时代,培养统战干部,重视基层统战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要减少统战干部兼职现象。要实现所有基层单位都配备一个专职的统战委员或统战干事,使统战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深入到统战工作中去。要逐步扩大专职统战干部的比例。二是要提高统战干部队伍的稳定性、长期性。要求基层统战干部至少能在统战岗位上待上三到五年,使他们能够安心钻研统战业务,熟悉统战知识。基层党组织每年要组织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干部学习班、培训班,要将统战理论知识和统战方针政策列入必修课。要探索研究统战业务知识、理论政策宣传教育的机制化渠道,注重提高统战干部的自身素质,加大统战知识在基层干部培训班上的安排力度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统战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减少基层统战干部队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不专心的状况。
     (四)适应新时代,真心坦诚相待,进一步扩大基层统战对象有序政治参与。在新时代,以政治底线为圆心,以开放包容为半径,画出统一战线工作最大最好的“同心圆”。根据基层统战成员的特点,畅通时事政策的认知渠道、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和参政监督的知情渠道,切实保障基层统战成员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基层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利益诉求能够合法地表达与有效地解决。不能以力压人、以利交友,而是应当以理服人、以义交友,竭力打造开展统战工作资政建言和人员培训的有利环境。基层统战部门主动搭建起与统战人员之间的互动桥梁,建立有效实在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安排,为统战人员提供必需、及时、贴心的服务,既有利于统战人员充分融入基层各项事业之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彰显基层党组织作为各项事业领导核心的服务本色、坦荡胸襟和担当意识。
   (作者:高申贵,为民进安庆市委常委,安庆民进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